有关定制数据跳线长度的说明

Insertion loss受温度的影响00.jpg


根据ANSI/TIA-568-C.2国际标准有关信道传输性能的相关规定(如上图所示):


  1. Channel通道的总长度不能超 过100米;

  2. 永久链路的部分【B (CP转接点到 TO)+C】的总长度之和不能超过90米;

  3. 用户端跳线和管理端跳线【A (用户端跳线)+D (双配架管理跳线) +E (设备端跳线)】的总长度之和不能超过10米。


注:如果永久链路 (B+C) 部分不到90米时,则跳线的总长还可以适当延长,但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线缆的降级系数(de-rating factor),由公式计算获得。


Insertion loss受温度的影响01.jpg


依据ANSI/TIA-568-C.2标准6.6.3 Insertion loss(插入损耗)的规定(详见上图):


  1. 23~24AWG线缆的降级系数 de-rating factor是1.2;

  2. 26AWG线缆的降级系数 de-rating factor是1.5。


附:除线规不同所导致的降级,其实还有诸如环境温度的影响等等,故跳线的长度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,没有一个绝对的数字。



ANSI/TIA-568-C.2 calculates a maximum cord length(C) for a given horizontal cable lenth (H) using a fractional de-rating factor (D)


有关定制数据跳线长度的说明01.jpg


通过跳线长度公式【C≤(102-H) / D)】计算(详见上表):


  1. 23~24awg规格线缆跳线的总长度不能超过85米(H=0米);

  2. 26awg规格线缆跳线的总长度不能超过68米(H=0米)。



附: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的跳线总长度还是比较长的,然而在实际的使用工程中,受加工工艺、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,我们建议:


  1. 23~24awg规格跳线的长度控制在30米以内;

  2. 26awg规格跳线的长度控制在20米以内;

  3. 28awg规格跳线的长度不要超过10米(5米以内最佳);

  4. 跳线长度越长性能越差、越不稳定,故严禁定制长度超标的跳线,除非用户明确只需要保证通断就行;

  5. Fluke等测试仪对跳线测试的最短极限是50cm(再短无法单体识别),从定制角度考量,跳线最短极限为20cm。


P6.01.06_有关定制数据跳线长度的说明.pdf




但TIA-1005-A标准和TIA-568-C.2标准有关Patch Cord线缆降级系数 (de-rating factor)的定义略有不同,所以对D参数的说明和计算公式不同,但最终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。如下图:


TIA-1005-A-201232.jpg



TIA1005 Maximum length of horizontal cables and work area cords.jpg



P6.01.06_有关定制数据跳线长度的说明V2.pdf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
  • 首页
  • 云展厅
  • 云手册
  • 公众号
  • 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