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工业自动化生产联网设备类型及标准📶 在传统的以太网领域,综合布线需要将电脑、电话等终端设备,通过综合布线与网络交换机、服务器、存储器等进行连接,或经由路由器等设备与云端、数据中心的服务器、存储设备等进行连接。那么在工业智能制造领域,又有哪些终端和设备需要通过布线进行连接,从而实现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深度融合,最终实现工业 4.0的终极目标呢?✨ 工业生产与传统办公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,需要接入的终端和设备数量、种类都非常的多,现场有很多的传感器(包括温度、湿度、浓度、压力、视频等)和执行器(如位移、启停等),以及大批的条码扫描仪,模拟量/数字量 IO,RFID,电磁阀,指示计、工业机器人、伺服器、变频器、工业网关等等,包括众多的 PLC 控制器、伺服控制器、DCS 控制器、CNC 计算机数字控制器、IPC 工业计算机、HMI 人机交互界面,SCADA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、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等,再加上工业 MES/APS/WMS 等系统和ERP/PLM/QMS/CRM 等办公管理系统所需的计算机、服务器、交换机、路由器、存储、监控等设备,都需要通过布线系统来进行有序地链接。 📶 工业 4.0 和工业物联网(IIoT)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信息互通和信息安全问题,不同行业的设备、机器和服务之间需要进行标准化的数据和信息交互。✨ 目前行业公认的标准是 OPC UA,甚至可以说:“没有 OPC UA就没有工业 4.0”。 ✨ 早在 2015 年 4 月,工业 4.0 参考架构模型(RAMI 4.0)在通信层实施方面仅推荐使用符合 IEC 62541 标准的 OPC 统一架构(OPC UA)。 ✨ 为适应“工业 4.0 通信”标准,即使是最低类别产品也必须能够通过 TCP/UDP 或 IP 在网络上的寻址,并至少要集成OPC UA 信息模型。 📌 NAMUR 的开放式架构 NOA,是目前有别于 OPC UA 的另一种标准。NAMUR 既是国际过程工业自动化用户协会的简称(由拜耳、巴斯夫等 7 家公司于 1949 年在德国发起成立),也是德国测量与控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标准。 📌 随着“中国制造 2025”规划的提出和实施,中国也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制造领域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、发展规划和工程实施与安全防护指南,其中包括由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颁发的2018年版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、由工信部和财政部颁发的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(2016-2020 年)》;以及由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颁发的《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(2016-2020 年)》和由工信部颁发的《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》等,为我国工业领域用户的工业化、信息化改造提供了依据和指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