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📶 WiFi 无疑是我们最熟悉的无线网络标准,其最早起源于1997年的IEEE 802.11无线局域网通用标准,之后不断迭代出802.11 a/b/g/n等各种版本,但是这些标准号比较容易搞错,所以从2009的802.11n开始,官方又给了一个WiFi-4的昵称,之后2013年颁布了WiFI-5标准(802.11ac)、2019年颁布了WiFi-6标准(802.11ax)和2023年颁布的WiFi-7标准(802.11be)。
📶 业内对WiFi频谱资源的划分是有明确规定的,其中:
📌 2.4G频段一共有100MHz的带宽,划分给了802.11b/g/n/ax协议应用。
📌 5G频段,包括UNII-1的100MHz带宽频段,UNII-2a的100MHz带宽频段和UNII-3的100MHz带宽频段,适用于802.11a/n/ac/ax协议应用(UNII-2b和-2c频段在中国不能用)。
📌 6G频段包括UNII-5、-6、-7、-8等频段,适用于802.11ax/be协议应用,但是严格来说,中国地区WiFi-6E和WiFi-7目前不能用,至少是受限的。

📶 从这个6G频段和频道的带宽捆绑对应表可以看出,其实在国内目前仅能使用UNII-5频段(5925~6425MHz),所以最多只能做到160MHz的带宽捆绑,无法支持WiFi 6E和WiFi 7的全部功能。
📶 WiFi-4之前的各个标准,其WiFi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只有几十Mbps,802.11n标准最高也就600Mbps,所以整个信号的传输瓶颈是在WiFi无线网络段,因为从无线AP到接入交换机的布线连接至少也是Cat6,支持千兆速率不在话下,而接入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的主干连接,默认就是OM3的万兆光纤连接。📶 但是WiFi-5的无线传输速率可以达5Gbps,而WiFi-6的无线传输速率更是高达9.6Gbps,说是万兆传输也是一点也不为过的,所以此时布线链路的无线AP到接入交换机端,如果还是沿用之前的Cat6千兆布线的话,那妥妥就是整条链路的传输瓶颈了。所以我们强烈建议WiFI-6及以上的无线AP,需要设计10G万兆的布线连接(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心布线标准,建议是每个AP配备两条万兆布线)。此时接入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的主干连接,就必须要升级到40G或100G的预端接光纤布线了。
📶 如今越来越多的无线AP支持PoE以太网供电功能,但其实际的传输速率,有可能和PoE所能提供的类型和功率密切相关,部分无线AP,只有在802.3bt Class 8(Type 4)高达90W的供电情况下,其所有的功能才不受限制,发挥出其最大的性能。如果PoE的供电功率不足的,你所采购的WiFi-6设备,或许只是在充当WiFi-5甚至是WiFi-4进行使用,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。
📶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WiFi-7、WiFi-6和WiFi-5,从无线频段来说,新增了6GHz的传输频段,理论上就可以拥有更大的传输带宽。当然这三者的调制方式完全不同,WiFi-5采用256-QAM的编码,WiFI-6时采用1024-QAM编码,而WiFi-7采用4096-QAM编码。WiFI 7还采用了MRU多用户共享通道技术,传输效率更高。另外,采用三边定位法,WiFi-7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无线定位。
📶 因为WiFi-7可以提供高品质的万兆办公网应用,使得企业的云桌面办公、智能会议、4K视频等大带宽业务将从有线网络迁移至无线网络,而VR/AR、虚拟助手等新技术将直接基于无线网络部署,新的应用场景对企业WLAN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
📶 同样,WiFI-7可以提供高品质的万兆生产网应用,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(如一直在移动状态的AGV物料小车等),可以通过WiFi-7无线网络实现高速地连接,甚至还可以替代部分现有的有线网络连接。